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2017自由事工特會-1

我在2015年參加過一次Bob Hamp的自由事工特會,他2017年來的這次我沒機會去,但買了DVD,底下分享我看了影片的心得。

1.「領受」與「給予」之間的微妙關係。

貧窮的思想是,總量是固定的,所以我希望領受很多,給予很少。但Bob牧師認為當我們領受了之後,給予出去越多,就騰出越多空間,讓上帝繼續給予我們。亦即「給予越多,然後領受越多。」

如同路加福音 6:38所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我們能獲得多少,不是取決於我們拿多少,而是取決於我們給多少。

2.光是「模仿」無法真正改變。

我們之所以會參加特會,或者去參加其他教會的研習會,就是認為他們有讓我們羨慕的東西,我們想要改變成像他們那樣子。想要變的更棒,是很好的事,只是大部分的人都只透過模仿樣子而想要達到改變,Bob牧師認為只有停留在模仿這個層次,的確會有改變,但卻只有表面、現象上的改變,如果模仿無法帶來思維、認知的改變,之後就會回到舊的行為模式了。

的確,一般我們想到「模仿」會聯想到「止於表面」,不過「模仿的深入」也會造成深切的改變,高雄福氣教會的楊錫儒長老(其實他是主任牧師)曾說過:「裝久了,你就『是』了!」這是真的!關鍵在於,模仿到表面,還是一整個包含思維都模仿。「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腓立比書 2:5)」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參加特會、研習會,不是只有學作法,而是習得一套思維,這觀點在這特會中會反覆提及。

3.對待問題的錯誤方式:

a.更努力:一個基督徒生命出了問題怎辦?通常聽到的建議是讀更多聖經、受更多裝備、承攬更多服事、更多禱告...等,這種思維其實是最符合人直覺得思考的。我們從小成績不好,就被責備怎不更用功?怎不花更多時間唸書?但根本的問題沒被解決,可能我們的智力發在對該科的表現上到頂就是這樣。我自己在練長跑時,接觸到的資訊也類似,以前的訓練強調「多跑就對了」,但越來越多的研究提出「要科學化訓練」,要規劃出人體能適應的訓練課表,從心肺、肌肉、軟骨組織先穩定提升,到爆發力、最大肌力訓練,到恢復期,這世界有許多事情不是「更努力」就會成功,台語有句話叫「出憨力」就是這個意思。

b.無為而治:Bob牧師提到一個母親看到自己的女兒在青少年時期與異性的互動讓作媽媽的很擔心,但是她都不告訴女兒一些與異性互動的原則,她說自己小時候母親對她高壓教育,讓她很反感,因此她自己成為母親後反其道而行,以為「A是錯的,『A的反方向』就是對的」,這種思維仍然無助於解決問題。就好像減肥,當我嘗試一段時間的「少吃、多運動」卻沒看到體重下降,就乾脆放棄少吃多運動,這樣體重仍無法改變的。

c.專注在問題本身:Bob牧師舉例,在練敬拜團時若主領告訴鼓手「等一下這個過門不要再像剛剛那樣打錯拍了知道嗎?」這麼做的效果很差,因為鼓手的腦會一直專注於「不要打錯」,腦袋裡面都是「錯」。不如讓鼓手反覆練習正確的打法,讓他腦中塞滿「正確」會更有幫助。這個觀點在心理學被證實,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Daniel M. Wegner做過一個「白熊實驗」,他讓受試者在一段時間中「不要想到白熊」,受試者卻紛紛表示沒辦法,越是不想去想到,越是想到,這實驗有另一個對照組就是叫他們「不要想白熊,而是想紅色汽車」,結果這一組受試者想到白熊的次數大為降低。

以上是三個面對問題時,錯誤的方式。那麼正確的是什麼?Bob牧師認為,不要處理問題本身,而是要用更高的層次來看問題。他舉耶穌為例,當耶穌來世界上時,他常勾勒出「天國」是怎樣的,讓人聽了先對天國有個清晰的輪廓,接著就各自對應自己的生活實況有哪些與天國不同,就改變現況讓身處的環境更接近天國。

4.馬丁路德帶來的改變,與未竟之功:

2017年剛好是馬丁路德改教的500週年。Bob牧師提到馬丁路德的改變,並不是「靠讀聖經」,因為他讀聖經已經非常多次了,1507年他已經是個神父,1508年認真唸書成為聖經碩士,1512年成為神學博士,在威登堡(Wittenberg)教書,他對羅馬書1:17「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一定讀過很多次了,比他更早的天主教修士、神學家也一定讀這段很多次,但就是沒有這種領悟,為什麼?

因為,重點不是讀那段經文多少次,而是「上帝造訪了路德」,使他整個思維瞬間有了改變,根據路德自己說,他是在威登堡修道院上廁所時有了「義人必因信得生」的領悟。於是到了1517年馬丁路德貼出九十五條,點燃改教之火。此後路德宣揚的,是他覺悟的「內容」,而不是「神奇妙的造訪」。

路德會覺悟,跟那段經文沒啥關係,他已經讀過那段經文非常多次了,別人也讀很多次了,為什麼都不會有他那次在廁所中領悟到的東西?他會領悟,是一個非連續性的過程,是神的造訪使他思維瞬間升級,從當時教會的思維升級到天國思維。因此路德的徒孫、改教的第二代、第三代、還有之後的重洗派、浸信會、循理會等等,在建構知識時就「誤以為」只要把聖經「好好解釋」就可以,殊不知路德自己也說:「那看上帝是憤怒的,沒有正確地看見上帝,而只是看見一層簾子,好比有一層烏雲遮住了他的臉。」

觀點,才是決定看見什麼、想到什麼、做出什麼的關鍵。

一個人的觀點是經年累月的無數生活經驗累積的結果,是非常難撼動的,是屬於「非理性層次」,現代腦神經科學家透過實驗已經發現,人在做決定的過程,是「情感的較量」而非「理性的較量」,理性只是擔任發言人的角色,在情感之間的較量出現了結果,決定要怎麼做時,理性再出來用一套「理性論述」陳述理由,好讓自己接受我並不是衝動的,是經過理性思考的。任何人做決策,腦袋都是這個機制。

路德為何會觀點改變?不是因為他讀聖經,因為同時代有很多人都讀聖經,他自己讀聖經也有好幾年時間,還拿到神學博士,自己都在教聖經,他的改變是因為上帝突然的造訪,使他改換視角。觀念的改變,是最難的,它難的地方在於「不知道透過什麼機制能改變」,因為機制是屬於理性的,所謂的機制,就是找出規則,並且不同的人透過相同的機制都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這樣的機制可稱為科學的,但人觀點的改變,不屬於這類。

這看法符合生活經驗。大家到教會聽同一篇講道,感動的地方、感動的程度差很大,大家吃一頓飯,對這間餐廳的評價好的地方也不一樣,可能是菜色、擺飾、服務生態度、服務生長相、服務生衣著...等,一個人進餐廳會在意什麼,就是「觀點」,就是看事情、體驗世界的角度,這是每個人都不同的,要怎麼改變這個?目前仍然是神秘的原因,至少馬丁路德體驗到的,就是上帝奇妙的造訪,使他改變的,而不是讀聖經,因為天主教的神學家、修士也讀聖經就沒他這種體驗。

5.「不是內容」、而是「思維」。順著上面這套邏輯,Bob牧師認為如果馬丁路德當初推廣的不只是「因信稱義」,而是「我怎麼知道因信稱義的?因為上帝造訪了我,改變了我看世界、看聖經、看自己的角度!」那麼~宗教改革是往前再跨一大步啦,也不會後來在新教還出現「經院神學」時期,仍然走回天主教那種「建構一套嚴密的神學知識論」進路,新教神學家認為,我們必須建立新的、且強大、嚴密的神學知識系統,才能跟天主教抗衡,這些東西對於教會普羅大眾,實在是吃不消。

另一個例子是耶穌在井旁遇到的撒瑪利亞婦人的互動,那位太太說:「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約翰福音 4:20)」,她想談地點問題,但耶穌回應她的不是地點,而是超越地點的「心靈與誠實(或聖靈與真理)」。

當教會強調的,不是「什麼」,而是「與神的關係」時,不同的教會就能各自從神那裡領受到「神奇的造訪」而領受到個別珍貴的信息,這就是神「客制化」的帶領。對於A是個議題的,對於B不一定是,因此神帶領A解決的進路,不一定適合B。但很可惜,教會歷史即便到改教之後,到二十世紀仍然走在這種「想要建立一套嚴密完整的知識系統」的路,建立之後,就開始攻擊與自己不同觀點的人,這都是沒必要的。

談談後來改教的歷史(這部分Bob就沒提了,是我的感想)。

馬丁路德帶來的改變,被誤認為是「對聖經的解讀變正確了」,從前的天主教被認為「沒有好好讀對聖經」,但根本的問題是「觀點」而已。後來這些改教的第二代第三代,便紛紛用「我把聖經讀的更對」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系統,更嚴重的,是拿自己的系統去攻擊別人的系統,認定自己的比別人更對,別人如果沒有歸順自己的知識系統,就是錯誤的,甚至是異端,該燒死。

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這三個改教的領袖對聖餐的看法有些微的不同,演變成大論戰。在改教的事情上,馬丁路德採的態度是「天主教的教義中,沒被證實明顯不對的,可以保留」,加爾文則是「天主教的教義中,沒有被證實有明顯聖經支持的,不必延續。」就這樣路德宗與加爾文宗由一些小差異而產生許多交鋒,很浪費腦力與時間啊!

在改教之後的1525年,有一群人對「嬰兒洗」的看法與天主教、路德宗、加爾文宗不同,這三者是有嬰兒洗的,但有一群新教教徒認為他們嬰兒時期被施洗自己根本沒有表達要跟隨耶穌,現在長大了,想要在自己誠心誠意的決定下重新受洗,這其實就像古時候指腹為婚的男女,長大了之後,他們彼此說:「不要管我們被指腹為婚的事情了,我會愛你,是我現在的決定,我現在向你求婚!」這是很浪漫的事情。

但是對於堅持「嬰兒洗就可以了」的人而言,他們覺得這是異端,於是他們逮捕這些人,稱他們為「重洗派」,並將他們捆以石頭丟到河裡溺斃,還把這個死刑取了一個略帶嘲虐性又具神學性的名稱「第三次的洗」,亦即這些人洗一次(嬰兒洗)還不夠,自己要加上第二次的洗,那我就成全你,再幫你多洗一次,把你丟河裡溺斃(無三不成禮?)。這都是教會歷史上的悲劇,兩千年教會歷史中,被基督徒遭受到自己人逼迫而死亡的人,竟然比被異教徒(例如回教徒,還有「沈默」裡面的日本幕府)還多,這很悲劇啊!

這樣的例子在教會歷史上還有很多。我自己念神學院前想要專攻教會歷史,我對歷史很有興趣,但我一碰才發現碰不得,因為讀了心情很差,後來轉向聖經歷史,這是正確的選擇!

很可惜,馬丁路德他只強調一個糾正天主教錯誤的「內容」,而沒有帶大家連結到那位引導他改變觀點的「上帝」,所以教會多走了五百年「建構教義、批判其他宗派的教義」的路。然而,世界改變了,在這時代有許多不同的觀點百花齊放,而不會在剛要發展時就受到箝制,這是需要勇氣的,也唯有這樣,教會才能面對多樣性的世界。

「一樣米養百樣人」沒錯,但是一樣是米,可以煮成粥、煮成飯、可以做壽司、做成米堡、甚至做成米粿...等,米是一樣的,但是煮法吃法可以千變萬化。神是一位,聖經是一本,只要與神維繫著緊密關係,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教會,就可以產生足以供應當代的觀點,用這個觀點來理解聖經,才會成為時代的祝福。


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天國的寶藏」ch3-5章

第三章開始講的是與耶穌的關係。

原先人是與耶穌沒有關係的,一開始接觸到耶穌時,多少會對耶穌有些敬意,認為耶穌是個厲害的人,懂得比自己多、能力比自己大,這是客觀的知道。然而當親身體會經歷到耶穌的能力、神蹟後,耶穌不再是陌生的他者,而是與自己有師生關係的人。耶穌會主動介入我們的生活,並與我們產生交集,然後在這交集中與我們互動,我們互動的如何,會決定我們與耶穌的關係是升級或者停滯。

關係是需要時間建立的,是需要在多次的時間中,一次次的互動中累積起來的。書中提到建立第一種關係很簡單,只要在接觸到耶穌時,「信的過耶穌」就可以了。信的過那一天在教會聽到講道的一句話,信的過某一天聽到的神蹟見證,相信了,就距離自己親身經歷不遠了。

第四章講到我們與耶穌的第二種關係:救主與罪人。

當人經歷到耶穌施行在自己身上的超自然神蹟時,內心會產生敬畏感,會發現自己的不信與不潔,其實是與耶穌的聖潔、能力互相排斥的,然而神蹟帶來的是認知的升級,原先靠著自己在世界上累積、又累積的不怎麼樣,因為看到神蹟,就會知道還有另一條路:跟從耶穌。

神蹟是傳福音的標準配備。馬可福音16:20中提到「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這是初代教會所經歷的。神蹟怎麼發生,神蹟是耶穌做的,所以跟耶穌一起做,自然會看見神蹟,這也就是:跟隨耶穌。

跟隨耶穌,就是放棄過去用自己的方式取得成功,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太多成功模式了,從小時候要聽話當個乖孩子、長大一點要努力讀書成為好學生,更大一點要找份好工作(好工作的定義很狹窄),結婚、生小孩等等,我們每個人聽了這麼多方式,總會自己選擇一條路,然後這條路、這個目標就驅動我們努力,在努力的過程,其實我們就被型塑了!

所以我們需要「撇下」,這也是下一章的主題。

第五章探討的是,為什麼要跟隨耶穌一定要「撇下」?我們累積的好辛苦!書中提到我們這些過去的期待,必須要先丟掉,因為我們要先讓天國的價值觀衝擊我們的觀念,然後我們才能知道天父對於天國的計畫是什麼,而我之後才能據此調整我自己的人生期待,必須先滿足耶穌要我們跟隨祂,才有下一步:與耶穌當朋友與家人。

我們從小許多不同的價值系統的灌輸,造成我們生活的混亂,小時候以為聽話就好,上學後才發現原來還要加上有好成績,青春期才發現原來還要加上有亮麗的外貌與表現,更大一點又把工作拿來衡量人生價值,然後是跟什麼對象結婚,然後是孩子表現怎麼樣,這麼多價值系統,搞的我們追的疲於奔命,也就漸漸不相信任何權威,只為自己活了。

天國的運作原則其中之一是「恩典」,地上國的原則是「汗流滿面才能餬口」,去追各種不同的價值觀的成功,真的很累。恩典是天父用來衝擊並這世界長期把謊言根植在我們思想中的工具!擁抱恩典,代表我們不玩地上的遊戲規則,玩天國的。唯有擁抱恩典,才能真正「彼此相愛」,因為擁抱恩典,也就能接納自己,也就能看人都是可愛的,也才能彼此相愛。

在出埃及時有一個恩典就是嗎哪,嗎哪每天都有,代表天父會超自然地供應每一天的需要,然而當以色列人進去迦南地後,卻不相信天父會帶領他們打勝迦南人,紛紛往山地跑,很可惜。

曠野,是一個磨掉「埃及奴隸習性」的地方,他們面對超自然的嗎哪供應,卻是用奴隸的態度去面對,並沒有珍惜、反而抱怨,這就像有些人來到教會,經歷神蹟、心受感動,一旦他們的願望被滿足,得到他們想要的,就離開教會了。

這三章將問題分析得相當深入,也將一些教會比較常遇到的事情做了精準的解釋!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