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是現在的我,是由過去無數個我所累積而成。
在思索接下來的人生方向時,回顧一下這30年來的自己是如何被形塑的,也許對於我將來要去哪兒可以有些想法。
在東海大學10年,可以說由2個小組生活所組成,一個是前5年的學生團契小組:路加小組;另1個則是工作後的社青小組。
記得在我剛開始工作時,苗哥要我一定要趕快去社青,而且別用過去在學生團契小組中種種對小組的想法與期待來看待社青,而要用一個新的態度來參加社青小組,這些話對我後來5年的社青小組生活產生非常大的幫助。
由於社青小組的對象是未婚人士,人員一般來說是不太固定的,有的結婚了,有的到外地工作了,但社青的家長孫爸媽卻仍是相當關心每1位曾來社青聚會過的人。每次聚會都讓我有家的感覺,我想1個家庭小組能給人這種感覺就很讚了。
在這5年中,有1段時間是我與大家分享梁家麟寫的「基督教會史略」,這本談教會歷史的書內容豐富,而且在題材的選取上也相當適合華人基督徒閱讀。每次的討論,都不斷在加深我與大家心靈互動的層次。有時我覺得我把初代教會的教義講解得很清楚,但卻未能打動在場參與者的內心,我就知道我該調整,不是道理不好,也不是大家不思想,而是我未能在「道理」與「受眾」間找到恰當的連接線,這是我自我調整的契機。
這5年的社青生活促使我不斷在思想:什麼是社青的需要?
一般而言,社青都是上班族,對於上班族的基督徒,信仰能如何在他的生命中成就美好的事?這是我不斷在反省自己的,我很怕自己成為唱高調的傳道人,大概是我自己以前也不喜歡這樣的傳道人。
經過這5年的洗禮,我可以說我比剛畢業時更懂得社青及上班族的內心世界了,這都是我們社青的成員無私的分享,從他們的生命見證、生活經歷中我常看見人生的奮鬥過程。也看見在充滿著許多的無奈妥協、傷心淚水、無助徬徨之時,信仰價值觀如何在他們的生命扶持他們。也因為有他們,讓我在神學院接受裝備時,心裡頭踏實多了,每當我思想如何把所學的道分享予我以後所要面對的會友時,我心中總是第1個想到東海社青的大家,他們是我的「第1群受眾」。
在我以前聚會的東海社青有:退休教授、花店老闆、業務員、醫生、社工、研究生、生鮮超商的技術員...等,這讓我們的互動注入非常豐富的元素,來自不同環境的人做出的分享,讓社青絕無冷場,在當中亦沒有煩悶。
記得每次聚會前,我總是很期待,1週的中間能有1個晚上跟弟兄姊妹聚聚,是很快樂的!聚會後也都很滿足。我在想若我以後服事的教會社青能夠這樣,我就非常滿足了。
感謝東海社青,有你們陪伴我,我才是務實的我,不是虛浮的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