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5D markⅡ推出的一些想法

千呼萬喚下,5D二代終於出來,當初5D剛推出時,定價是13萬台幣,就這樣賣了3年,Nikon直到一年多前才有也是數位單眼全幅機的D3出來。這3年多來,許多5D的用戶都傳出反光鏡拍一拍會噴出的消息,這另許多用戶及想要買全幅機的人怕怕。

後來Nikon出了D700,在規格上都非常優質,畫素1200萬也夠用,連拍可達每秒8張,有51點對焦點,ISO可達25600,價錢也比D3低很多。接著Sony也推出α900,而Canon的用戶都在等待5D二代機出來,大家都盼望「平價全幅」的時代來臨。

Canon EOS 5D markⅡ第1批貨的價錢是79900元台幣,跟前代機相比,這定價是滑落非常多,但網站上有一些用家發現這台會有黑點,以及暗部有橫紋的問題,目前尚未發佈韌體更新,對焦點也是9+6的少數點,連拍每秒未達4張,看樣子除了畫素是2100萬,以及有錄影之外,這台機子還是不能讓我們這種縮衣節食才能考慮下手的人動心。

如果...Canon願意出個簡約版5D,不需要錄影功能,畫素1600-1800萬就好,ISO可達12800或25600,連拍至少弄個每秒5張,以及弄個內閃,最重要的,定價賣65000元,這樣就優質了。

哈哈~我在作夢。

終究,商人不是慈善事業,只要短暫期間內沒有被對手超越的危機,就不會把最好的技術下放,大家都搞這套。5D markⅡ有問題尚未解決,連帶影響5D在網路上的二手價錢,目前品相還可以的也都要4萬5。

現實的是,現在已經沒有上班,而且是學生,大概暫時沒辦法換全幅機,不過倒是有考慮把手上的400D賣了,去買一台二手的30D回來,800萬畫素夠了,連拍跟機身手感都是一流的。現在網路上二手400D約在9000-11000元,30D約要14000-16000元,我應該會想要加個把手,所以大概要再貼7000元左右。

目前先把至少3年內的學費都籌齊,才能來想換機的事情。現在就做做白日夢,然後努力的對發票好了。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Money - 刻度的故事(下)

【大學時期】

念大學時,由於年紀也不小,開始意識到註冊費1學期5萬元是多麼大的數目,原文書1本1200元 更是讓每個同學張口結舌。在大3我開始去校牧室打工,雖然每小時約65元,但是內容很輕鬆,開教堂讓遊客進來參觀,自己可以帶書去看;顧校牧室工讀桌,也 可以拿書去看,週六晚上4小時我還會拿講道錄音帶去一邊聽一邊摺週報,1個月大概可以有3-4千元的工讀費,算是可以很寬裕的生活了。

在那時用錢大概到了以1000元為單位,去聽演唱會、約會、參加營會繳費、搭車來回、系上家聚、買基督教書籍,大概每次都要掏出1張1000元鈔,把找回的百元鈔當零錢用。這時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戶頭,只要戶頭內有5000元,心中就會有很大的安定感,至少可以撐1個半月。

【上班時期‧婚前】

到了自己有了正職的工作,開始月領2、3萬的月薪後,對金錢的「物理需求」及「心理需求」全面向上攀升,開始敢買3、5千元的東西,如:錄音筆、喇叭、3C...等,在領到第1份薪水時,可以用自己的錢做一般成人正常的消費,心裡才有真正「轉大人」的感覺。

結婚前,覺得戶頭裡面有3萬元,自己內心就會有安定感,覺得自己是富足的。

【上班時期‧婚後】

然而在結婚之後,房租是每個月1、2萬的在付,自己擁有汽車後每年的稅也超過1萬元,所得稅也是突破萬,每個月還有貸款要繳,花錢的單位首度以「」為單位,開始意識到那個用銅板為用錢單位的日子已經永遠回不來了,有一種轉大人後的惆悵。這時我也首度買了單價達2萬的東西:單眼相機。要下決心一口氣買下這麼高單價的東西還真是考慮許久,幸好我的信用卡可以分3期0利率,當然最感謝的是老婆的首肯,她的同意使我能跟攝影成為好朋友。

婚後,心態上要覺得戶頭內要有10萬元,心態上才能有安心的感覺。

【神學院‧現在進行式】

現在,我們又回復到學生的身份,戶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存生活費及每學期的學費,雖然一直想買L鏡頭、換低雜訊的全幅機身,但讀書期間除非中統一發票才有可能了。 來唸書以後,消費瞬時銳減,刷卡購物的費用比以前上班時大概少了1萬元,也不用付1萬元的房租+3400元的車位費,雖然收入不及以前的1/2,但開銷也少了很多,只要不生病、東西不太快壞掉,錢都是夠用的。

這也是操練我對物慾的克制,如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9:27「
攻克己身,叫身服我」, 最近想買個22吋的寬螢幕,大概5000元就有,買一個22吋的來看電影或看自己拍的照片一定很爽,但就是抱持著能用就用,舊的沒壞,不要買新的,反正念神學院能看電影的機會本來就不多,消費要視能力,要做能力所及的事情。至於拍照,相機還能拍就繼續拍,400D已經比300D好很多了,要買5D或50D 就是放在未來的夢想即可,會實現就自動會實現,不會實現,眼前所擁有的也已經比別人富足許多了。

上mobile01,我的機身跟鏡頭根本是小ㄎㄚ,那邊po圖的,機身隨便都是全幅機或40D等級,鏡頭大部分都是1萬5以上的,在那裡待久會感覺自己需要再買新器材,但是看看現實生活身邊的人,在台曼也沒幾個人有單眼,在神學院1、2百人也才1個拿Nikon(沒問型號)跟1位拿Canon 300D(配kit鏡在拍)的學長,與我周圍生活中的人相比,我所擁有的,已經非常的多。

現在只要戶頭中有5萬,確保下學期的學費有著落,心裡也就安定了下來。

看到神學院裡面有小孩的家庭,就想著以後該怎麼辦?很擔心自己都顧不好了,要怎樣養育未來的孩子?他們3年級要畢業的,正在為著畢業旅行等相關費用煩惱 著,加上畢業要繳的各項費用約是1萬出頭,有不少學長姐表示需要補助才能順利去畢業旅行,這年頭難過的人很多,我現在所有的,要珍惜。

我相信我的一生在上帝手中,退1萬步說,我今世所擁有的是絲毫不比我在永世中所得到的,我是神所造的人,也是神所拯救的人,現在正在預備成為祂的僕人,我不知未來將如何,但我知我的生命是神所引導。

寫到這裡,看看自己目前所擁有的,儘管前方有未知的未來,心裡也安定了下來。

Money - 刻度的故事(上)

小時候,第1次知道世界上有「錢」這種東西,對於1個孩童幼小的心靈是很大的衝擊。從有意識以來,習慣我肚子餓了,父母就會讓我吃東西,口渴了,就會有水給我喝,不知道這些都要用一種叫「錢」的東西換來。

【從國小談起】

國小時學會的幾個英文字大概就是Good morining、Thank you、Goodbye、Money以及一些不雅的詞彙,在國小1、2年級那年紀,金錢的最低單位就是1元、2元,去雜貨店買糖果:1顆1元。

那時口袋中有1張50元紙鈔就會覺得自己是有錢人。

到了國小3年級以後,每個年級對金錢的單位隨著年齡增加,也轉換了刻度。打1次電玩是5元,渴了買冬瓜茶是10元,1包乖乖是5元,到了國小6年級,買小虎隊的錄音帶要150元,算是首度突破100元。對於小學生而言,原本「錢」等於「硬幣」,現在加上更高級的「鈔票」,總是有自己「升級」的感覺。

那時去學校口袋中有張100元鈔就覺得自己是有錢人。

雖然買其他東西要更多的錢,例如註冊費、買教科書、買書包...等,但這些大致上是父母付掉,我並不需要思考我家有多少錢,有沒錢讓我繳註冊費這類的事。倒是那些可以自己運用的錢,1週若有100、200元,那在同學間算是可以炫耀的事情。

【國中時期】

到了國中,money的刻度又提升了,以50元、100元為單位,下課去補習要吃晚餐,跟同學去喝個珍珠奶茶加上一些零食、鹽酥雞,去書局買個有周慧敏、酒井法子圖案的墊板或放在皮包的小照片...等,都是這價位。

這年紀,口袋中有200元,就會覺得自己是有錢人。

國中時也會買漫畫,那時流行的有少年快報、寶島少年,這是我每週所期待的精神糧食,看七龍珠、幽遊白書、破壞王、金田一...等每週的最新發展,是我們那時國中男生的溝通話題。1本約50元,單行本漫畫1本約是55-60元。我從那時很愛看漫畫,因為能把自己埋身於漫畫的情境,而可以暫時不用管現實生活的種種,當然這種事情只能暗著來,那時都很怕導師搜書包。

【高中時期】

念高中以後,功課壓力更重了,補習補的更多,在外面的時間也增加,逛唱片行也是一種減壓的方式,存零用錢買CD在那時對我是重要的期待。下課後到補習前先去吃晚餐,然後去唱片行聽音樂,試聽有擺出來的CD,然後開始縮衣節食,當時1片CD約320元,後來燒錄器出現後CD的價錢就提高了。高三最常去齊柏林還有北榮教會後面的海力,但這2個地方我上大學後不久就收起來了。齊柏林大約都會擺10張CD讓人家試聽,我在那裡聽Kenny G、搖滾麥克、Mariah Carey,還有一些發燒片、New Age的音樂,大概喜歡的CD中有1/10是有能力買回家聽的。

高中時,用錢的單位大概是200、300元,朋友生日送禮物,一些高中生交際互動的開銷約是這個數目,當時總想以後上大學要自己打工,自己賺錢,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存錢、期待的過程,可以維持蠻高的興奮感。

在那時候,如果口袋中有500元就會覺得自己是有錢的。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回憶起那段工作的日子(一)

2004年2月中開始上104投履歷,很幸運的有2間公司願意面試我,早上面試的就是後來成為我第1份工作的公司,下午第2間面試時問我幾個問題我通通答不出來,就這樣很幸運的第1次找工作就找到,我就抱著十分忐忑的心情去上班。

這第1份工作,對我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讓我增強許多職業上的現實感,那位吳副總經理對我很好,教我許多公司間、人際間的互動道理,並沒有看我什麼都不會而輕視我。他教導我的事情,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下列幾項:

1.業主交代的事情,就是要排除萬難去完成:我負責的是申請執照的工作,向建管課申請使用執照,向環保局申請排放許可證,由於之前是1位資深員工離職,完全沒相關訓練的我手忙腳亂,每個關卡都卡住,副總教我一定要在心態上先踩住「一定要完成承諾業主的工作!」這樣在實務上也就有了克服所有難題的前提,雖然這是很基本的道理,但當時的我卻還需要學習這功課。

2.要提供有用的資訊,而不是正確而無用的資訊:初期有一些案件delay,會影響到包商請款的進度,更嚴重會有扣款問題,因此業主經常奪命連環call,有次業主叫我傳張公文過去,叫我說明為何申請案件進度落後的原因,我笨笨的打「因為我們公司資深同仁離職,交接不清楚,你的案件是我最近才發現有這件的,現在已經送件了。」傳真過去之前拿給副總看,被他笑掉大牙,說這樣寫等於是送死,而且這對事情沒有用。

後來他教我如何寫這種半正式的公文,對方要看的就是我們這邊曾經做過什麼努力現在進度在哪裡預計何時可以申請下來,至於原因是什麼,只要不是政府機關的刁難,對包商而言都不是重要的資訊,是我們這些下游公司要自己解決的。

3.永遠的樂觀:身為公司的管理者,他總是讓我們這些新人有盼望,我說我們現在看起來很差,他說我們都很有潛力,而且很願意給我們好的薪資待遇。回想起那時,雖然我負責的工作是辛苦的,常弄到晚上8、9點才騎機車回家,但有看到這位副總心情就比較安定。


可惜,這位副總在我就職約2個月後就離開,去大陸做他的生意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周協理,這可真是的可怕的惡夢。這位協理用恐怖的方式管理我們這一批新進的工程師,他告訴我們上班就直接用MSN彼此聯絡,就不用從位置上起來去找對方,但卻弄了套MSN監視軟體給老闆娘檢視我們MSN訊息中有沒有不OK的言論,當然我們知道是一段時間之後的事情,這件事情對我們打擊很大,整間公司那陣子流動率超高,人心惶惶,薪水待遇也降低,新進員工薪資壓的很低,工作很多,讓大家哀聲連連。


那時我比較菜,挺不住,撐了半年就離職,心中非常沮喪,時常有否定自己的悲觀想法,在家裡過著1個半月的待業生活,每天在家看卡通,用餐時間到了就走路去附近吃自助餐,也很常吃7-11的漢堡,後來有次到校牧室去遇到啟桐哥,他知道我在找工作,告訴我他有個朋友在工業區當主管,做環境檢測業,給我個電話讓我打過去,也讓我順利的結束這段難熬的失業期。

總結起來,這份工作也有很多可取的地方,第1個是讓我跟政府機關有些接觸,也使我有機會到各縣市環保局去(送件),其中騎著機車去豐原南投中市是家常便飯,這3個地方也是我後來在台曼服務派駐的3個縣市。

當時雅敏在新竹上班,住中壢,我也有幾次趁著出差到新竹或桃園的機會,順便去看雅敏,這也是十分難得的機會,出差兼約會,那時在中壢借住明瑞家,他也跟我分享許多信仰上及感情上的事情,也讓我暫時脫離工作的疲憊與煩悶。

在這間公司上班,面試進來的人都是年齡跟我差不多的,其中阿鈴後來也成為我在豐原的同事,這第1份的工作,我青澀,這份工作給了我許多,讓我有職業的實踐感,第1次拿到工作的薪水有2萬多元時,那個心中的雀躍真是難以形容。

那時我也開始長了一些白頭髮,晚上會做惡夢,半夜會驚醒,跟同事講想離職時,同事們鼓勵我當初工作不就是為了要累積結婚的籌碼,因此要盡量撐下去,有2位同期進來的同事撐的比我久,他們的耐受力很高。

雖然辛苦,我仍感謝上帝讓我有這段經歷,這工作讓我暴露自身許多缺點,也讓我增加現實感,又可以學到東西,因著這份工作,我十分珍惜後來的工作,因為我知道一個心理健康的主管是少見的,一個體制健全的公司更是少見的,有年齡相仿且有話聊的同事是值得感恩的事情。

這就是我的第1份工作。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優客李林


【我與優客李林的相遇】

我在國小六年級就聽過優客李林,當時不知道他們是台灣人,以為是香港人,也沒聽過他們的歌,只從小學同學寫的畢業紀念冊中,「喜歡的偶像」欄位裡面出現:優客李林,這是我第1次聽過這團體。

後來是在高中時,菁甫拿了家裡的6塊錄音帶借我聽,一聽就覺得很讚,這些錄音帶就一直放在我家,上了大學後我有機會買到優客李林的CD,幸好都買齊了,這些珍貴的音樂有幸可以保留下來。

【優客李林簡介】
1991年,林志炫與李驥加入點將,推出「認錯」專輯,奠定高亢又堅實的嗓音為其招牌,李驥彈的一首好吉他,也很會寫歌,可惜嗓音不行,音質跟音準都未達推出唱片水準,但他卻能為林志炫量身訂做出好歌。

「認錯」推出後,得到各方肯定,在銷售量上也達到100萬張的「白金唱片」成績,隔年1992年馬上推出「黃絲帶」專輯,再隔年1993年4月推出「少年遊」專輯,同年10月推出英文專輯「Ocean Deep」,相隔不到1年的1994年7月,又推出「捍衛愛情」,第4張國語專輯,又不到1年的時間,1995年3月又推出第2張英文專輯,也是第6張專輯的「Perhaps Love」。

1995年,也是我高中聯考的那一年,優客李林解散了。

雖然之後又發了一些精選集,林志炫也開始推出單飛後的個人專輯,但聽起來除了嗓音依舊優質悅耳外,寫歌的人換了,整個曲風也換了,好像鄰家大哥哥變成不熟悉的都市人,林志炫少了李驥,少掉的不只是一個寫歌的人,而是少掉一個能寫針對林志炫嗓音而設計的好歌的人。

【單飛後的優客李林】

林志炫單飛後的前3張專輯:「散了吧」、「蒙娜麗莎的眼淚」、「每天想你一遍」算是「也好聽」,但對我這個把優客李林6張專輯所有歌曲都如數家珍的歌迷而言,林志炫單飛後的專輯在精神上,已無法與優客李林時代相比。

至於李驥,則是更慘了,他一開始沒放棄做音樂,推出自己的專輯「一個李驥」(專輯名稱跟林志炫單飛後的口水歌專輯「一個人的樣子」有互尬味道),我聽了全部,真是慘不忍睹,星光被淘汰的來唱應該都會很棒,李驥寫歌的功力還是很強,只是他這次不知道要針對誰的嗓音來寫歌了,他自己的嗓音,要作主唱,是很難的。


【這10年,我聽林志炫】

對我而言很幸運的,林志炫還是繼續發專輯,大約是1-2年發片1次,我跟菁甫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互相通知一下:「林志炫推出新專輯了!」最近一次讓我們覺得不錯的是2006年林志炫與詹兆源合作的「原聲之旅」,詹兆源用吉他伴奏,林志炫唱一些以前的歌,也涵蓋優客李林時代的歌,如:出嫁、相親記、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我的歌我的心、別以為我不會走,可惜因為是舊歌翻唱,所以不能參加金曲獎。

說到金曲獎,可憐的林志炫,有出專輯就會入圍,但是從來沒有拿到一個獎座。

在2007年,林志炫跟李驥有同台一起唱歌,菁甫有去聽。據說當中林志炫在言談中還是有貶抑李驥,也很可惜這演唱會沒出成專輯,2008年在台北也有個林志炫個人演唱會,只是那時忙著搬家也沒法去。

後來李驥轉戰電子業,也做的有聲有色,林志炫最近也沒新專輯,倒是一直上年輕人的歌唱PK節目去當評審,以他1966年生來算,現在已經42歲了,希望他能繼續唱下去。

優客李林陪伴我高中時期,是我那時最常唱、最常彈的歌,我的吉他與鋼琴也就在彈唱這些歌的過程中得以磨練,我的嗓音的高音也學林志炫唱假音,唱久了也不錯聽。

今年12月林志炫出了「至情至炫2」,裡面大概2、3首新歌吧,其餘都是舊的,還把2004年在對岸的演唱會弄成DVD,奇怪,4年前的演唱會實況到2008年底才發行,又不出新歌,感覺是欺騙歌迷啊!

以前一向很少產生緋聞的林志炫,最近2年也被報導不少負面新聞,例如傳染陰蝨給空姐、跟星光大道的女歌手亂搞等等,這些都讓我們這些從優客李林時代力挺的歌迷感到心寒,優客李林的歌陪伴我高中時代度過最艱苦的時光,上大學後林志炫的歌也讓我持續有個音樂上的追尋目標。只能祈禱能持續聽到好歌了。

大記事:

【優客李林】
1991年 發行首張專輯「認錯」,賣超過100萬張
1992年 發行第2張專輯「黃絲帶」
1993年 發行第3張專輯「少年遊」+第1張英文專輯「Perhaps Love」
1994年 發行第4張國語專輯「捍衛愛情」
1995年 發行第2張英文專輯「Perhaps Love」+精選集「昨日、今日、永遠」
1997年 發行演唱會專輯「未完成的優客李林」

【林志炫】
1995年 發行「一個人的樣子」口水歌專輯
1997年 正式發行單飛後第1張專輯「散了吧」
1998年 3月發行第2張專輯「蒙那麗莎的眼淚」
1998年 12月發行第3張專輯「True Live」
1999年 第4張專輯「單身情歌」
2001年 第5張專輯「擦聲而過」口水歌專輯
2002年 第6張專輯「時間的味道」
2004年 第7張專輯「至情志炫」live演唱會專輯
2005年 第8張專輯「熟情歌」
2006年 第9張專輯「原聲之旅」大部分是以前的歌
2008年 7月發行第10張專輯「絕對收藏林志炫」收錄以前的歌
2008年 12月發行第11張專輯「擦聲而過2」口水歌專輯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台華神交流

約翰福音的學期報告完成超過一半了,來寫blog轉換一下心情。

這是我第1次參加台華神交流(廢話~我才一年級!)半天下來,覺得台神的同學們在人際互動上非常開放,很願意與人分享,在信仰的主觀與客觀層面都有很豐富的內涵,我自告奮勇攝影,有機會到各組看大家小組分享的情形,讓我很有收穫。

這次華神學生預備不少活動為兩校交流營造和諧歡樂的份圍,我自己也參與了「可愛の雨傘舞」演出,大家都說我跳得很可愛,哈哈!賴院長在我們跳舞前放了「種子」影片介紹華神,片中提到華神是要承繼戴德生內地會精神,向中國傳福音,盼望中國人歸主,這部分是大堂活動中比較屬於理念表述節目,不過我們可愛雨傘舞又把氣氛弄得很high,真開心。



有沒有誰可以幫我指認一下台神老師的名字,我上台神網站師資的部分只有名字,沒有照片。



說真的,這雨傘舞是考完福音書時被學姐抓去跳的,幸好舞沒編很難,也的確是有達到歡樂的效果,不過一週要跳三種舞對我而言算是新鮮事,除了雨傘舞還有教會實習也要跳舞,哈哈!



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兩校文化的不同,也許跟從校地、學院規模等,兩校就有極大的差異。每天都能看見美景的校園,從學士科到神碩博士科的學生一起成為一家,那種融合的環境塑造了學生的開放性。






這次的聯誼在互動上,兩校的學生都展現高度的誠意,相較之下,不知為何師長們的聯誼是比較「內蘊」,可能他們把焦點放在神碩文交流的PK戰吧,其實我自己參加是沒什麼火藥味,就是交流交流。

我們華神的吳憲章老師從神碩文交流會,到這次的師生交流,都很熱情的歡迎台神的師生。神碩文交流會時,吳老師一一向台神老師問安,新進台神的老師也很快熟一下,在禱告中也很懇切的為台神院勢求神賜福。這次打完籃球後吳老師在飯廳前一一給台神學生們鼓勵,之前的大堂交流會也做了為兩院祈禱的禱告,台南人出身的他(我也是)以道地的台語禱告,聽起來非常親切。

這次吳老師與台神師生的互動,是讓我非常欽佩的,讓我知道要與同業有好的關係,大家不同宗派,彼此也不少相異之處,只要我們都願意和平共處,給彼此鼓勵,肯定對方的耕耘,這會是美事一樁。




重頭戲就是籃球賽,看著台神弟兄精力充沛,好像鄉下孩子跟都市孩子的體力差別,我們華神少輸為贏,值得肯定,中場還有姊妹們勁歌熱舞,整個氣氛還蠻high的。

打完籃球,一定要來一頓飽食,華神的大廚-葉哥讓兩校師生都享受著一級棒的美食,我們最怕兩校聯誼到最後,葉哥被挖角,哈哈!每天吃葉哥兩餐到現在還是覺得很好吃。



這次的台華神交流,有感覺老師之間比較放不開,有的可能跟個性比較閑靜有關,另外可能跟一些理念差異有關,不過這些大人的事情仍沒影響兩校學生的熱烈互動。



最後談這樣的交流,對我及我們有什麼幫助。

首先我認為交流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在台灣基督教人口比例就是3%-5%這麼少,不能團結的話是很難有力量的,交流誠然不代表團結,但至少代表不互斥,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視對方是「兄弟」。交流,讓我們認識「我們以外的人」,跟他們交朋友,認識他們的優點。

其次是接受多樣性及差異性,香港建道神學院院長梁家麟曾在「愛主優先」書中提到,華人不知道怎麼跟「與自己不同意見的人」和平共處,通常是兩種反應,一是把對方貶抑到差勁、邪惡、全無可取的一方,盡可能排擠,二是將自己的地位提升到至高,證明自己是「天命」所託,對方無可比擬。隨著時代轉變,這種反應比較緩和了些,交流有助於讓我們學習與自己不同的人相處。

明年將到台神去交流了,不知道有沒機會參加神碩文PK會,至少可以去拍拍美景,體會一下真正的校園式學院,希望每次交流我都會有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