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Paul Scott Wilson講座(2) - 介紹講員

緊接著開會禮拜之後,是由蔡慈倫老師來介紹講員,蔡老師以幾個問題來讓講員自我介紹。Wilson是多倫多大學以馬內利學院的老師,相關資料請看網頁


(蔡慈倫老師提問,鄭仰恩老師翻譯)

1.講員的背景:

Wilson是加拿大人,他父親是個牧師,他年少時不把信仰放在眼裡,17歲的時候離開教會,但有一個特別的事情使他回轉。有個跟他不是太熟的朋友,跟他一起過馬路,Wilson彎下腰來綁鞋帶,朋友繼續走在街上,結果被車撞了,而且被撞得蠻慘的,後來他被送回加拿大繼續治療,過一陣子後,Wilson回加拿大看他,Wilson看著他,好像一切都回復了,臉上的腫消了、朋友安詳的坐在房間的椅子上,但Wilson呼喚他,他卻沒反應,Wilson意識到他的朋友可能聽不見、也看不見他,這位朋友的狀況趨近於植物人了。

在離開朋友家的路途上,Wilson經過一個許願池,他丟了錢許願,但他隨即想到,我是個基督徒耶,我幹嘛向許願池許願?我可以禱告啊!於是他向神禱告:「主啊!求你醫治這位朋友,使他康復,不然你讓他安然的回天家吧!」結果隔天Wilson的姊姊打電話來告訴他說,這位朋友過世了,息了世上的勞苦。然後Wilson覺得信仰很真實、神很真實,就回到基督教信仰了,每週日都坐很久的車子去聚會也不嫌累,最後踏上了講道之路。

(Paul Scott Wilson)

2.作為一個講道學者,他自己受到誰的講道影響最大?

這個問題Wilson列出了7個對象~真多!

(1)Wilson的講道中非常強調「神的恩典」,他第一次意識到神的恩典如何運行在人的身上,是從他的外婆身上學到的。他的外婆是個敬虔的婆婆,每次到他們家時,都會叫Wilson和他的妹妹一起來禱告一個小時,所以Wilson說對他的外婆是又愛又怕。

有次外婆和往常一樣,做好飯,叫外公下來吃飯,但叫好幾次都沒下來、也沒回應,她上樓去房間敲門,敲好久都沒應聲,然後她要開門時聽到一個聲音對她說「我的恩典夠你用!」這個聲音是他以前沒聽過的聲音。她一推開門,發現她的丈夫過世了,就趴在桌上,安詳的離世。之後的喪事過程,外婆一直沒有歇斯底里的反應,反倒是充滿著寧靜安詳。小小的Wilson從這個事情中深刻的體認「神的恩典」,這也成為他講章中的重要元素。

(2)Wilson的四頁講章建議講道者從週二到週五這四天可以「一天寫一頁」,到週五就可以寫完,然後週六排練一下,週日就可以上台,這樣是讓講道者可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預備講章。為什麼會有這種構想,是從他看父親預備講章的「慘烈狀況」而有的反思,他父親跟絕大多數傳道人一樣都是到週六還在拼講章,明天要講了今天講章還沒搞定,弄得全家都很緊繃,媽媽因此很緊張、孩子們也不好過,所以Wilson希望可以透過四頁講章的形式幫助傳道人更充裕的預備講章,以免為了服事而失落了家庭的和樂。

另外Wilson也從他的父親的講道中學到狠好的一點,就是「對話性」,四頁講章強調要與傳統講道學「上對下」、「以講員為中心」有所區隔的,就是「與會眾對話」,這是學習自他的父親,Wilson開玩笑的說大概是他父親沒準備好,所以在講道中注入對話的元素。

(3)四頁講章很強調結構,就是四幕景的順序(詳情請看前篇),Wilson說他這種「作結構」的觀念是來自於他的母親,她會教孩子們作菜,很強調作菜的步驟,什麼東西要先加、什麼東西後加,幾分鐘之後要加入什麼...等等,他從母親那兒學到「腦袋中只想著如何預備講道是不夠的,還要知道『用什麼步驟』來預備」。

(4)Wilson的講章信息非常強調「律法」與「恩典」,他從奧古斯丁的著作中對「律法」與「恩典」有新的理解,並且更知道如何區分兩者,他在講章中會找出這兩者之間的張力,這張力就是講章的動力所在,這在本篇後面會詳述。

(5)他也從司布真的講章中欣賞到「講章之美」,司布真的字句、他的觀念,影響他很深。我自己從沒看過司布真的講章,看來有機會應該要去閱讀一下。

(6)黑人的講道傳統影響他很深,這個傳統保留了18世紀中葉的奮興講道風格,其中大量用「敘述性的語言」,並充滿著熱情,黑人的講道就像美妙音樂的抑揚頓挫。我從youtube上看過一些黑人的講道,真的是蠻特別的!甚至有的是用唱的方式來講道,講員跟台下一呼一應,沒有人會打瞌睡的!

(7)最後是Wilson欣賞的當代講道學者,包括提出誘導式講道法(Inductive Preaching)的Fred Craddock,以及蔡慈倫老師的指導教授(我沒聽清楚叫什麼名字...),Wilson從這些當代的學者學到如何找出經文本身的生命力,以及如何讓經文成為能供應人的信息。此外他也從這些學者學到「敘事的力量」,他舉例當我們回到家,要跟家人分享今天我們發生什麼事情時,我們不會跟他們說:「今天發生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有三點...」,而是會跟他們聊天、哈拉。

林林總總,Wilson列了7個影響他講道的對象,我們每個同業也都可以來思考,自己的講道風格與理念受到哪些人、哪些事情的影響,列下來後自己看應該會覺得很有趣,這也是一個回顧的機會。

3.Wilson非常強調他的四頁講章要如電影的四幕景,意思是講道中要讓人好像「用聽覺來看一場電影」的感覺,蔡老師問Wilson這個要如何培養?這真是個實際的問題,因為台灣的教育從小一直填鴨子,我們背標準答案最強,想像力最弱...

Wilson針對這點,他先說明我們這個時代是影像充斥的時代,會眾對於理性觀念的推演能力與興趣已大不如上一代,年輕人從小就是用視覺來認識世界的,以前的人會看「小說」,現在有漫畫很多人就看漫畫了,電視電影在我們現在生活中的影響力就不需要再多說明。Wilson指出影像時代的特色是直覺、快速,而「影像」是人吸收資訊最快的媒介,人不需要全神貫注就可以吸收影像帶給他的訊息,但面對抽象的觀念,卻一定需要全神貫注才有完全理解的可能,這是我們身處的時代。

他所強調的「在講道中使用圖象」並不等於要在講道中放ppt圖片,而是「語言中的圖象」,意思就是讓聽的人閉上眼睛,就能聽著講道,然後腦中產生敘事的圖象,這能讓會眾非常容易留住印象。他指出我們要先明白聖經各卷的「第一受眾」,也就是設法找出經文是對誰說的,這些受眾身處於什麼環境,例如哥林多前後書的背景是什麼、啟示錄的背景是什麼,他認為在講道中若適度的讓受眾瞭解經文的「第一受眾」的背景,將有助於將經文過渡到現代的景況,這就是他所謂的「語言中的圖象」。Wilson指出不要以為經文大家一起唸過,就會自動明白經文內容,若能用圖象式的語言重述,會有很不一樣的效果,聽眾甚至會像是第一次聽到一樣。

4.蔡老師問Wilson如何培養想像力?

Wilson提出一個觀念:「講道者是上帝的共同創造者」,上帝自己創造世界後說good,當建築師蓋出一棟好建築物,上帝同樣會說good,同樣地我們用上帝的話用當代的人可以接收的方式傳講出來時,這是一種「與上帝一同創造」的動作,上帝一樣會說good。Wilson為「宣講」訂出一個新定義「宣講—將會眾帶入上帝的新創造」,他認為當講道者在台上宣講時,就是上帝的新創造正在發生的時刻。

所以他認為培養想像力,要從觀念開始,講道者要知道「我們是與上帝同作創造之功的人」,然後創意、想像力應該就會開始產生...理想的狀態。

5.上一題Wilson只有提到觀念,而沒有談具體作法,所以蔡老師繼續問這方面的具體實踐。

Wilson認為想像力是可以培養、可以訓練的,而想像力在宣講上是做為一種工具,就好像語言一樣,是宣講的媒介。他用一個比喻來談如何培養想像力。他年輕時曾經做過物理實驗之類的,把發電機拉出兩條電線出來,當這兩條電線是離很遠時,不會有反應,當靠近一點時,中間會有些火花,而再更靠近一點,但不要完全接上會有一個距離是會爆出最大火花,若完全接上,就不會有任何火花,直接通電了,電流在裡面跑,外面卻完全看不見,他認為講道的想像力也是如此,我們要「製造寬闊的空間」讓想像力迸出火花,用一個觀念來解釋另一個觀念時,這兩個觀念不能太近,例如「上帝的拯救=上帝的救贖」,講了跟沒講一樣,會眾理解不會增加,但也不能距離過大,例如「上帝的愛就像炸彈!」會眾不一定容易理解。在這點上,針對一些重要字詞的原文字義研究對製造想像力非常有幫助。

第二個就是他講章形式中所強調的「律法與恩典」、「罪人與救恩」這種對比觀念的「張力」對會眾也會刺激他們的想像力。「罪人」與「得救」是同一時間都是真實的存在我們生命中,「律法」與「恩典」都是源於上帝,這兩者之間的張力會產生火花,講道者要在講台上邀請會眾參與這兩端製造的張力的那種「真實」。

6.最後是會眾提問,有位牧長問Wilson他強調講章的形式、想像力、張力、圖象,那聖靈的工作在哪?大概覺得是四頁講章有匠氣的感覺~

對此,講員釐清一些步驟上的議題,一場宣講同時是由「講道者倚靠聖靈」及「講道者的努力準備」構成的,他的四頁講章並非要講道者據此便不倚靠聖靈,他的四頁講章所強調的是人的努力這部分。所謂「想像力的鍛鍊」是在乎強化語言的功能,我們使用語言,就像我們使用科技一樣,語言就是人的科技,當我們把講章寫好,要開始講時,我們就祈禱、相信聖靈會使祂的話語圓滿,宣講的靈感仍是源自聖靈的帶領。

最後他舉彈鋼琴的例子來說明講道者實際操練的重要。當我們想彈鋼琴時,並不等於能夠彈鋼琴,只有當我們真正去學鋼琴,我們才會成長、從挫折中學習,最後我們會彈鋼琴,宣講也是這樣,不斷地鍛鍊、學習、從挫折中成長,我們的宣講就會一直進步,我們的會眾會因此受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