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2017自由事工特會-1

我在2015年參加過一次Bob Hamp的自由事工特會,他2017年來的這次我沒機會去,但買了DVD,底下分享我看了影片的心得。

1.「領受」與「給予」之間的微妙關係。

貧窮的思想是,總量是固定的,所以我希望領受很多,給予很少。但Bob牧師認為當我們領受了之後,給予出去越多,就騰出越多空間,讓上帝繼續給予我們。亦即「給予越多,然後領受越多。」

如同路加福音 6:38所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我們能獲得多少,不是取決於我們拿多少,而是取決於我們給多少。

2.光是「模仿」無法真正改變。

我們之所以會參加特會,或者去參加其他教會的研習會,就是認為他們有讓我們羨慕的東西,我們想要改變成像他們那樣子。想要變的更棒,是很好的事,只是大部分的人都只透過模仿樣子而想要達到改變,Bob牧師認為只有停留在模仿這個層次,的確會有改變,但卻只有表面、現象上的改變,如果模仿無法帶來思維、認知的改變,之後就會回到舊的行為模式了。

的確,一般我們想到「模仿」會聯想到「止於表面」,不過「模仿的深入」也會造成深切的改變,高雄福氣教會的楊錫儒長老(其實他是主任牧師)曾說過:「裝久了,你就『是』了!」這是真的!關鍵在於,模仿到表面,還是一整個包含思維都模仿。「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腓立比書 2:5)」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參加特會、研習會,不是只有學作法,而是習得一套思維,這觀點在這特會中會反覆提及。

3.對待問題的錯誤方式:

a.更努力:一個基督徒生命出了問題怎辦?通常聽到的建議是讀更多聖經、受更多裝備、承攬更多服事、更多禱告...等,這種思維其實是最符合人直覺得思考的。我們從小成績不好,就被責備怎不更用功?怎不花更多時間唸書?但根本的問題沒被解決,可能我們的智力發在對該科的表現上到頂就是這樣。我自己在練長跑時,接觸到的資訊也類似,以前的訓練強調「多跑就對了」,但越來越多的研究提出「要科學化訓練」,要規劃出人體能適應的訓練課表,從心肺、肌肉、軟骨組織先穩定提升,到爆發力、最大肌力訓練,到恢復期,這世界有許多事情不是「更努力」就會成功,台語有句話叫「出憨力」就是這個意思。

b.無為而治:Bob牧師提到一個母親看到自己的女兒在青少年時期與異性的互動讓作媽媽的很擔心,但是她都不告訴女兒一些與異性互動的原則,她說自己小時候母親對她高壓教育,讓她很反感,因此她自己成為母親後反其道而行,以為「A是錯的,『A的反方向』就是對的」,這種思維仍然無助於解決問題。就好像減肥,當我嘗試一段時間的「少吃、多運動」卻沒看到體重下降,就乾脆放棄少吃多運動,這樣體重仍無法改變的。

c.專注在問題本身:Bob牧師舉例,在練敬拜團時若主領告訴鼓手「等一下這個過門不要再像剛剛那樣打錯拍了知道嗎?」這麼做的效果很差,因為鼓手的腦會一直專注於「不要打錯」,腦袋裡面都是「錯」。不如讓鼓手反覆練習正確的打法,讓他腦中塞滿「正確」會更有幫助。這個觀點在心理學被證實,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Daniel M. Wegner做過一個「白熊實驗」,他讓受試者在一段時間中「不要想到白熊」,受試者卻紛紛表示沒辦法,越是不想去想到,越是想到,這實驗有另一個對照組就是叫他們「不要想白熊,而是想紅色汽車」,結果這一組受試者想到白熊的次數大為降低。

以上是三個面對問題時,錯誤的方式。那麼正確的是什麼?Bob牧師認為,不要處理問題本身,而是要用更高的層次來看問題。他舉耶穌為例,當耶穌來世界上時,他常勾勒出「天國」是怎樣的,讓人聽了先對天國有個清晰的輪廓,接著就各自對應自己的生活實況有哪些與天國不同,就改變現況讓身處的環境更接近天國。

4.馬丁路德帶來的改變,與未竟之功:

2017年剛好是馬丁路德改教的500週年。Bob牧師提到馬丁路德的改變,並不是「靠讀聖經」,因為他讀聖經已經非常多次了,1507年他已經是個神父,1508年認真唸書成為聖經碩士,1512年成為神學博士,在威登堡(Wittenberg)教書,他對羅馬書1:17「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一定讀過很多次了,比他更早的天主教修士、神學家也一定讀這段很多次,但就是沒有這種領悟,為什麼?

因為,重點不是讀那段經文多少次,而是「上帝造訪了路德」,使他整個思維瞬間有了改變,根據路德自己說,他是在威登堡修道院上廁所時有了「義人必因信得生」的領悟。於是到了1517年馬丁路德貼出九十五條,點燃改教之火。此後路德宣揚的,是他覺悟的「內容」,而不是「神奇妙的造訪」。

路德會覺悟,跟那段經文沒啥關係,他已經讀過那段經文非常多次了,別人也讀很多次了,為什麼都不會有他那次在廁所中領悟到的東西?他會領悟,是一個非連續性的過程,是神的造訪使他思維瞬間升級,從當時教會的思維升級到天國思維。因此路德的徒孫、改教的第二代、第三代、還有之後的重洗派、浸信會、循理會等等,在建構知識時就「誤以為」只要把聖經「好好解釋」就可以,殊不知路德自己也說:「那看上帝是憤怒的,沒有正確地看見上帝,而只是看見一層簾子,好比有一層烏雲遮住了他的臉。」

觀點,才是決定看見什麼、想到什麼、做出什麼的關鍵。

一個人的觀點是經年累月的無數生活經驗累積的結果,是非常難撼動的,是屬於「非理性層次」,現代腦神經科學家透過實驗已經發現,人在做決定的過程,是「情感的較量」而非「理性的較量」,理性只是擔任發言人的角色,在情感之間的較量出現了結果,決定要怎麼做時,理性再出來用一套「理性論述」陳述理由,好讓自己接受我並不是衝動的,是經過理性思考的。任何人做決策,腦袋都是這個機制。

路德為何會觀點改變?不是因為他讀聖經,因為同時代有很多人都讀聖經,他自己讀聖經也有好幾年時間,還拿到神學博士,自己都在教聖經,他的改變是因為上帝突然的造訪,使他改換視角。觀念的改變,是最難的,它難的地方在於「不知道透過什麼機制能改變」,因為機制是屬於理性的,所謂的機制,就是找出規則,並且不同的人透過相同的機制都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這樣的機制可稱為科學的,但人觀點的改變,不屬於這類。

這看法符合生活經驗。大家到教會聽同一篇講道,感動的地方、感動的程度差很大,大家吃一頓飯,對這間餐廳的評價好的地方也不一樣,可能是菜色、擺飾、服務生態度、服務生長相、服務生衣著...等,一個人進餐廳會在意什麼,就是「觀點」,就是看事情、體驗世界的角度,這是每個人都不同的,要怎麼改變這個?目前仍然是神秘的原因,至少馬丁路德體驗到的,就是上帝奇妙的造訪,使他改變的,而不是讀聖經,因為天主教的神學家、修士也讀聖經就沒他這種體驗。

5.「不是內容」、而是「思維」。順著上面這套邏輯,Bob牧師認為如果馬丁路德當初推廣的不只是「因信稱義」,而是「我怎麼知道因信稱義的?因為上帝造訪了我,改變了我看世界、看聖經、看自己的角度!」那麼~宗教改革是往前再跨一大步啦,也不會後來在新教還出現「經院神學」時期,仍然走回天主教那種「建構一套嚴密的神學知識論」進路,新教神學家認為,我們必須建立新的、且強大、嚴密的神學知識系統,才能跟天主教抗衡,這些東西對於教會普羅大眾,實在是吃不消。

另一個例子是耶穌在井旁遇到的撒瑪利亞婦人的互動,那位太太說:「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約翰福音 4:20)」,她想談地點問題,但耶穌回應她的不是地點,而是超越地點的「心靈與誠實(或聖靈與真理)」。

當教會強調的,不是「什麼」,而是「與神的關係」時,不同的教會就能各自從神那裡領受到「神奇的造訪」而領受到個別珍貴的信息,這就是神「客制化」的帶領。對於A是個議題的,對於B不一定是,因此神帶領A解決的進路,不一定適合B。但很可惜,教會歷史即便到改教之後,到二十世紀仍然走在這種「想要建立一套嚴密完整的知識系統」的路,建立之後,就開始攻擊與自己不同觀點的人,這都是沒必要的。

談談後來改教的歷史(這部分Bob就沒提了,是我的感想)。

馬丁路德帶來的改變,被誤認為是「對聖經的解讀變正確了」,從前的天主教被認為「沒有好好讀對聖經」,但根本的問題是「觀點」而已。後來這些改教的第二代第三代,便紛紛用「我把聖經讀的更對」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系統,更嚴重的,是拿自己的系統去攻擊別人的系統,認定自己的比別人更對,別人如果沒有歸順自己的知識系統,就是錯誤的,甚至是異端,該燒死。

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這三個改教的領袖對聖餐的看法有些微的不同,演變成大論戰。在改教的事情上,馬丁路德採的態度是「天主教的教義中,沒被證實明顯不對的,可以保留」,加爾文則是「天主教的教義中,沒有被證實有明顯聖經支持的,不必延續。」就這樣路德宗與加爾文宗由一些小差異而產生許多交鋒,很浪費腦力與時間啊!

在改教之後的1525年,有一群人對「嬰兒洗」的看法與天主教、路德宗、加爾文宗不同,這三者是有嬰兒洗的,但有一群新教教徒認為他們嬰兒時期被施洗自己根本沒有表達要跟隨耶穌,現在長大了,想要在自己誠心誠意的決定下重新受洗,這其實就像古時候指腹為婚的男女,長大了之後,他們彼此說:「不要管我們被指腹為婚的事情了,我會愛你,是我現在的決定,我現在向你求婚!」這是很浪漫的事情。

但是對於堅持「嬰兒洗就可以了」的人而言,他們覺得這是異端,於是他們逮捕這些人,稱他們為「重洗派」,並將他們捆以石頭丟到河裡溺斃,還把這個死刑取了一個略帶嘲虐性又具神學性的名稱「第三次的洗」,亦即這些人洗一次(嬰兒洗)還不夠,自己要加上第二次的洗,那我就成全你,再幫你多洗一次,把你丟河裡溺斃(無三不成禮?)。這都是教會歷史上的悲劇,兩千年教會歷史中,被基督徒遭受到自己人逼迫而死亡的人,竟然比被異教徒(例如回教徒,還有「沈默」裡面的日本幕府)還多,這很悲劇啊!

這樣的例子在教會歷史上還有很多。我自己念神學院前想要專攻教會歷史,我對歷史很有興趣,但我一碰才發現碰不得,因為讀了心情很差,後來轉向聖經歷史,這是正確的選擇!

很可惜,馬丁路德他只強調一個糾正天主教錯誤的「內容」,而沒有帶大家連結到那位引導他改變觀點的「上帝」,所以教會多走了五百年「建構教義、批判其他宗派的教義」的路。然而,世界改變了,在這時代有許多不同的觀點百花齊放,而不會在剛要發展時就受到箝制,這是需要勇氣的,也唯有這樣,教會才能面對多樣性的世界。

「一樣米養百樣人」沒錯,但是一樣是米,可以煮成粥、煮成飯、可以做壽司、做成米堡、甚至做成米粿...等,米是一樣的,但是煮法吃法可以千變萬化。神是一位,聖經是一本,只要與神維繫著緊密關係,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教會,就可以產生足以供應當代的觀點,用這個觀點來理解聖經,才會成為時代的祝福。


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天國的寶藏」ch3-5章

第三章開始講的是與耶穌的關係。

原先人是與耶穌沒有關係的,一開始接觸到耶穌時,多少會對耶穌有些敬意,認為耶穌是個厲害的人,懂得比自己多、能力比自己大,這是客觀的知道。然而當親身體會經歷到耶穌的能力、神蹟後,耶穌不再是陌生的他者,而是與自己有師生關係的人。耶穌會主動介入我們的生活,並與我們產生交集,然後在這交集中與我們互動,我們互動的如何,會決定我們與耶穌的關係是升級或者停滯。

關係是需要時間建立的,是需要在多次的時間中,一次次的互動中累積起來的。書中提到建立第一種關係很簡單,只要在接觸到耶穌時,「信的過耶穌」就可以了。信的過那一天在教會聽到講道的一句話,信的過某一天聽到的神蹟見證,相信了,就距離自己親身經歷不遠了。

第四章講到我們與耶穌的第二種關係:救主與罪人。

當人經歷到耶穌施行在自己身上的超自然神蹟時,內心會產生敬畏感,會發現自己的不信與不潔,其實是與耶穌的聖潔、能力互相排斥的,然而神蹟帶來的是認知的升級,原先靠著自己在世界上累積、又累積的不怎麼樣,因為看到神蹟,就會知道還有另一條路:跟從耶穌。

神蹟是傳福音的標準配備。馬可福音16:20中提到「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這是初代教會所經歷的。神蹟怎麼發生,神蹟是耶穌做的,所以跟耶穌一起做,自然會看見神蹟,這也就是:跟隨耶穌。

跟隨耶穌,就是放棄過去用自己的方式取得成功,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太多成功模式了,從小時候要聽話當個乖孩子、長大一點要努力讀書成為好學生,更大一點要找份好工作(好工作的定義很狹窄),結婚、生小孩等等,我們每個人聽了這麼多方式,總會自己選擇一條路,然後這條路、這個目標就驅動我們努力,在努力的過程,其實我們就被型塑了!

所以我們需要「撇下」,這也是下一章的主題。

第五章探討的是,為什麼要跟隨耶穌一定要「撇下」?我們累積的好辛苦!書中提到我們這些過去的期待,必須要先丟掉,因為我們要先讓天國的價值觀衝擊我們的觀念,然後我們才能知道天父對於天國的計畫是什麼,而我之後才能據此調整我自己的人生期待,必須先滿足耶穌要我們跟隨祂,才有下一步:與耶穌當朋友與家人。

我們從小許多不同的價值系統的灌輸,造成我們生活的混亂,小時候以為聽話就好,上學後才發現原來還要加上有好成績,青春期才發現原來還要加上有亮麗的外貌與表現,更大一點又把工作拿來衡量人生價值,然後是跟什麼對象結婚,然後是孩子表現怎麼樣,這麼多價值系統,搞的我們追的疲於奔命,也就漸漸不相信任何權威,只為自己活了。

天國的運作原則其中之一是「恩典」,地上國的原則是「汗流滿面才能餬口」,去追各種不同的價值觀的成功,真的很累。恩典是天父用來衝擊並這世界長期把謊言根植在我們思想中的工具!擁抱恩典,代表我們不玩地上的遊戲規則,玩天國的。唯有擁抱恩典,才能真正「彼此相愛」,因為擁抱恩典,也就能接納自己,也就能看人都是可愛的,也才能彼此相愛。

在出埃及時有一個恩典就是嗎哪,嗎哪每天都有,代表天父會超自然地供應每一天的需要,然而當以色列人進去迦南地後,卻不相信天父會帶領他們打勝迦南人,紛紛往山地跑,很可惜。

曠野,是一個磨掉「埃及奴隸習性」的地方,他們面對超自然的嗎哪供應,卻是用奴隸的態度去面對,並沒有珍惜、反而抱怨,這就像有些人來到教會,經歷神蹟、心受感動,一旦他們的願望被滿足,得到他們想要的,就離開教會了。

這三章將問題分析得相當深入,也將一些教會比較常遇到的事情做了精準的解釋!繼續看下去~~~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行事曆塞些什麼?

今天重新看了「簡約力」第二章「從行程爆滿到井然有序」,再次給予自己強烈的提醒,我的行事曆不應列一堆「我要完成什麼事情」卻要先思考「我想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把有助於我成為這種人的事情給擺上行事曆。

作者Bill Hybels牧師提出一個令我深思的問題:「如果神當家作主,我應該如何安排我每天的生活?」

他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先決條件是我們「必須每日固定親近神」,這樣才能清晰聽到神對我們的指引。這段時間必須分別出來,是一段安靜不受干擾的時刻,他建議最少要15分鐘。

當我們去思考「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時,一旦有了想法,就可以著手安排事情,讓這些事情幫助自己可以持續的走向那目標。

對我而言,我想同時成為一個牧師以及聖經教師,我不想只是一位牧師,或只一個神學院老師,我的完全體狀態,就是同時讓這兩個身份存在於我這個人身上。因此我花時間牧養教會、與弟兄姊妹相處;我也花時間繼續念神學碩士來研究舊約,別人認為我兩邊忙很辛苦,我確認為這才是我應該走的路,我很滿意這樣的生活。

自從當了牧師,會有不少的會議、聚會邀約,我若都去,會嚴重損害到我追求同時成為牧師與聖經教師的品質,因此我必須有所取捨。取捨,有捨就有取,只是要下那一刀把一些聚會邀約推掉,是人際互動的一大考驗,這艱難之處主要來自於,擔心我的拒絕是否造成對方的不悅,擔心自己在對方內心的形象是否因此受損了。

其實這些擔心都是不必要的,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連串的選擇,今天我們若希望人人都肯定我們,而每個邀約都去,我們損失的,是自己的生活品質、自己與神親近的時間,以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得不償失。

行事曆要塞什麼?要塞,有助於我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的事情。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一個月的以色列生活(一)考古隊

我對舊約聖經的世界很有興趣,早想到以色列去參觀聖經世界的古蹟,也很想透過實地參加考古隊而親自參與在挖掘、發現、歸檔、判讀之中,今年參加了以色列Ariel大學考古系在耶路撒冷南方約45公里的Tel Burna挖掘計畫,這是個預計進行十年的計畫,今年是第七年。


一、考古隊的生活作息:

考古隊的生活作息與以色列當地的氣候很有關係,由於以色列南部這時的天空較少雲,白天日曬很烈,得珍惜上午氣溫比較低的時候挖掘,一般是早上5:30從宿舍出發,約10分鐘車程到考古挖掘點,一直工作到9:30吃早餐,早餐是潛艇堡,有三種口味:起士、歐姆蛋、鮪魚玉米,也有一些蔬菜配料可以加。

早餐(我加了三片番茄) 
大約休息20分鐘,到9:50時繼續上工,直到11:10則有豐富的水果大餐。以色列的水果在甜度與水分完全不輸台灣,我吃過的有西瓜、哈密瓜、蘋果,都非常好吃!再經過20分鐘後繼續上工,直到12:30開始收工,回到宿舍大約13:15,在13:30開飯。

挖到碗公
中餐13:30-14:30,在吃飯時教授會宣布下午洗完陶片後有special的,有時是關於考古的學術演講,有時是到附近的site去參觀。下午14:30-17:00隊員們清洗早上挖掘到的陶片或骨頭,這段時間是認識其他人的好時機。晚餐通常是18:30供餐。吃完飯後自由活動,由於這個季節是20:00才開始天黑,所以吃完飯還有一點時間可以運用,有的隊員會去宿舍附近的商店去買東西,有的去打籃球。我在考古隊期間通常20:30入眠,隔天可以4:50「無痛起床」。

中東食物,口味都很重
二、考古隊在幹嘛?

學術機構經過以色列政府核准後,就可以在某一個地方開挖,挖掘不能亂挖,而是每次director會跟supervisor討論後選定數個地方,用尺丈量出5公尺×5公尺的square,直直的往下挖,先用大的器具(例如鋤頭),等挖到「東西」時則換成小器具避免破壞文物。通常最多挖到的是破掉的陶片,其次是破損的(動物)骨頭,這些東西絕大多數上面都沒有圖案或者文字,只是古人使用的器具而已。當挖到「具有高度判讀價值」的東西,就要停止開挖,立刻找supervisor,他們會判定怎麼進行下一步。

挖到骨頭
何謂具有高度判讀價值?例如:完整的陶器、人形或動物形狀的金屬或陶器、一具動物或人的骨頭、刻有文字與圖案的任何東西,在考古隊中,挖到這種東西的隊員就會大聲呼叫supervisor,supervisor就會過來看,若很確定是有判讀價值的文物,會用特別的盒子或袋子小心翼翼的裝起來(若是單件物品),等到休息時間時讓在其他地方挖掘的隊員也一起感受到挖到寶的喜悅。

挖到高級陶片,有漂亮花紋的

三、參加考古隊的收穫?

我會選擇參加考古隊這種粗重的行程,最大原因是我在讀有關聖經考古的資訊時,我無法判斷學者論述考古證據時的「證據力」,透過我們每週最後的中午director的講解,我可以清楚的看見頂尖的學者「看到『什麼」,然後說出『什麼』」,什麼是鐵證、什麼是推論。從以色列回來後,我重新看以前閱讀的考古研究文章,比以前更能瞭解學者的論述基礎。

休息時間,大家聊天
其次,在考古隊也看見從世界各地來的學者、對考古有興趣的人,我觀察到在我這次參加的考古隊中,不管從哪裡來的人,都保持的好奇與謙虛的態度。既使是最頂尖的學者,擁有考古學博士學位的,也都對於「挖出來的東西告訴我們什麼?」保持謹慎分析、大膽推論的態度。我常問我們這區的supervisor挖到這些東西是否代表這、代表那,他給我的回應經常是「不能十分確定」,但他也會告訴我目前他確定的是什麼。培養考古的學術涵養,這就是我來考古隊最大的收穫。

director: Ariel大學考古系主任Itzick Shai(左一)的講解
四、參加考古隊前的預備?

把身體練強壯是必須的!另外,「做粗工」的隨身用品最好也預備著,我這次帶了幾個在挖掘現場很有用的東西:遮陽帽、墨鏡、口罩、手套、袖套、工作褲、水壺、粉狀寶礦力水得。如果明年還有再去,我會穿登山鞋或工作鞋去。

考古隊三週的「成果」
結論,參加考古隊很辛苦,但是對我而言收穫很多,明年還會想再去!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我竟然成為一個跑者!(十八)出車禍滿兩週年,用全馬來紀念

2013年12月19日晚上十點,我跑步在高雄愛河的自行車道上,被一台機車迎面對撞,我右腳脛骨骨折、鼻梁斷裂,差點右眼也傷到,所幸最後是眼皮縫了幾針,沒有進一步傷到眼球。

這一撞,把我撞到五個月拿柺杖,行動非常不方便,我原先預計要參加的2014年高雄馬拉松全馬,也因此報銷。經過兩年,我已經累積了四場馬拉松的經驗,就在出車禍滿兩週年的這一天,我用一場全馬來紀念我曾經健壯、經歷車禍、恢復、然後比以前更健壯。

開心順利完賽!

這一天起跑溫度只有14度,但到了九點過後太陽出來,十一點過後變很熱,跑完回家後發現脖子有曬傷。前一天預備了裝備,彷彿隔天的馬拉松就是一場作戰。然而每一次的跑步經驗,都會告訴我有哪些東西是多餘的裝備,其實跑步可以很簡單,一場好的馬拉松比賽,是可以讓跑者什麼都不用帶的。那為何我要帶這麼多東西?都是因為「怕」。

為了怕丈量距離不準確,需要帶GPS錶。
為了怕補給站不夠多,或者飲水不夠,需要帶水壺。
為了怕補給站提供的東西不夠補充能量,需要帶補給品。
為了怕跑到一半抽筋,需要穿上機能壓縮裝備。
為了怕曬,需要戴帽子、帶袖套。


跑步裝備一覽
前半馬花了2小時40分左右,包括6分鐘找廁所大號,是穩定的配速。但到第二半馬時,發現心跳已經上170下/分鐘,不能再高,得降速。另一方面大小腿肌肉也出現酸痛,心頭一驚,這是肌耐力不足倒置的酸痛,現在再後悔平時沒賣力鍛鍊肌耐力已經無濟於事。

一個墮落的節奏
當時我只能決定:繼續跑下去,直到終點,最重要的是要在時限之內(六小時半)跑完。

連續第二次「慘澹完賽」,是個警訊!

當我跑到26公里時,看到前方有個四十幾歲男生跑步的姿勢不協調,我問他是否受傷了,這一問,就跟他一路一起跑到終點了。

他來自屏東九如,在水果攤工作,因為扁平族導致跑步疼痛,但他經常忍著牙撐下去,只是這次的疼痛來的劇烈又快速。當時我也想降低速度,好讓心跳數下降,就跟他一起跑。最害怕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無法在時限內達到終點。

看到這個牌子,就知道剩下不到兩百公尺了!終點近在眼前~


因此除了計算速度與時間外,我也與這位跑者彼此鼓勵~

「我們走到這根電線桿後,開始用跑的,跑到第三根電線桿再用走的~」
「我們走到前面這個三角錐後開始跑,跑到超越前面那個穿藍色衣服的。」

聊天、彼此打氣,就這樣度過最後的三個半小時,很幸運的在時限內完賽,因此最重要的戰利品:完賽獎牌,也就順利得手。

是42公里的喔~很有成就感!
這次的馬拉松沒有跑的特別好,我會報名只因為日期是12/19,用一場全馬的完賽,紀念在兩年前同一天的車禍中,上帝的保守,使我眼睛沒瞎、腦沒受傷、內臟沒事,康復後腿還可以跑,這是值得紀念與感恩的。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我竟然成為一個跑者!(十七)超級馬拉松

一、2015年三場馬拉松

2015年,是我開始邁向「全馬」的一年,元旦在南投挑戰初馬(山路)成功,5小時44分,順利的拿到初馬獎,二月挑戰沖繩馬拉松,卻因為大意而花了6小時30分才跑完,比時限多出15分鐘,無法拿到完賽獎牌,四月挑戰溪洲馬拉松,成績更慘,花了7小時2分完賽(限時7小時30分)。接著到了夏季,也就不敢再報馬拉松,怕連完賽都有問題。

二、都是獎牌~

當我看到南投竹山超馬的簡章時,完全被完賽獎牌給吸引了,直徑10公分,圖樣也好看,於是抱著跟他拼了的心態報了名。原先是9/28要跑,但因為颱風而延遲到10/9,我搭大會接駁車從高雄到竹山去,開始了我的初超馬旅程。

快樂超馬

當天決定穿平底五指鞋,事後證明是個錯誤,雖然穿五指鞋會強迫用腳的前部跑,而使膝蓋降低許多傷害,但每一踏直接與年久失修的山上柏油路接觸,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當天最可怕的,就是將近1400公尺的爬坡,以及回程同樣要這個高度的下坡,很慶幸主辦單位把完賽時限從8小時延後至9小時,最後我是8小時55分完賽,順利得手超馬完賽獎牌。

目前拿到最有質感的完賽獎牌

三、裝備很重要

為了讓自己可以順利完賽,事前做了許多準備,除了日常的營養、跑步、恢復、肌力訓練外,大小腿的壓縮腿套、補給品、水壺、頭帶、墨鏡、遮陽帽、袖套、雨傘也都預備齊全,盛況可比打仗前的裝備盤點。

裝備好多~也好「壯碩」!該減肥了!

這次跑步還增加一樣秘密武器,就是為了讓我在比賽後段後繼乏力時,可以重新奮起繼續往終點跑,我帶了耳機,且選了一些聽了振奮人心的音樂,這些音樂果然在後段起了作用。在最後5公里,當時已經跑了43公里,我身邊的跑友都在哀嚎「為什麼我不去報一場全馬就好,如果是全馬,現在已經到終點了啊!」這也道出我的心聲,但我不能讓這種念頭停留在腦袋太久,我拿起耳機,選了振奮人心的音樂,讓節奏帶動步伐,以穩定的速度跑回終點。

山路賽事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欣賞美景

在跑的過程中,一直覺得很痛,不是肌肉酸痛,也不是膝蓋痛,而是大腿與跑褲之間的摩擦而痛。我以前跑步從來不需要用到凡士林,因此這次也沒帶,但這種摩擦的痛,差點導致我無法時限內跑完,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經驗會告訴我下次該多做點準備。

上坡除非是強者,不然大家都用快走的

四、能力低的人,很在意里程數是否精準

這次我沒用GPS錶,而是改用手機+Endomondo+藍牙心跳帶,很神奇的是iphone6 plus電力真的強,可以在9小時中一直使用GPS+聽音樂+跑app+照相。

我賽前的計畫是將整場比賽拆成去程上坡24公里,花4小時30分完成,回程下坡24公里一定可以在第二個4小時30分內完成,這樣就可以順利完賽。然而等到我跑到24k時,卻已經花了4小時40分,比預計多花10分鐘。

最高點,爬坡1400公尺

回程時的體力已經比去程更差,就算是下坡,我也不敢太快衝,深怕傷了膝蓋。回程看到半馬組的牌子寫「還有10公里到終點」,對照手機真的顯示38公里,但往前跑了800公尺後,竟然看到48公里組的牌子寫「還有10公里到終點」,到底哪個對?

對當時的我,800公尺意味著7-8分鐘,若按半馬組的牌子,我可以順利完賽沒問題,但按48公里組的,我就會晚3分鐘到終點。心中一陣寒意升起,今年二月去沖繩馬拉松無法拿到完賽獎牌的惡夢,要重現在這次嗎?

五、我可以失敗,但不可以在同樣的事情上失敗第二次

看到48公里組的標示牌顯示「還有5公里到終點」時,我已經沒力了,腳底板也因為穿赤足五指鞋而產生劇痛,大腿內側與褲子的摩擦越來越嚴重了,我想著:「難道今年二月的事情,還要重新發生一次嗎?我還要跑完全程但拿不到完賽獎牌嗎?」

攻頂只有成功一半,後半段才是考驗!

今年二月,丟臉丟到國外,比限時晚了15分鐘,雖然跑到終點,但沒有成績證明、沒有完賽獎牌,我當下告訴自己這種事絕對不可以發生第二次,然而眼前又遇到類似的情況,我該做個抉擇:繼續保持目前的速度,有可能會比限時晚3分鐘到終點,再次拿不到完賽獎牌,或者,咬緊牙關衝了!

這時我拿起耳機,從itunes中找出最強力的節拍音樂,加快速度一步一步邁進,為的是限時內完賽。每跨一步,大腿內側就擦傷一次,腳底板也劇痛一次,我想用走的,不行!即便是用走的也會痛,不如繼續用跑的,剩下5公里了,這時再抱怨什麼為何不挑一個平地全馬就好已經沒任何用處了,面向終點,邁開步伐前進就對了,目前大小腿沒有抽筋、膝蓋沒有受傷,為什麼不能衝?跑吧!既使跑一步就是痛一步,還是跑吧!終點就在前面了,「完賽」就是我參加路跑的初衷,再堅持一下下就成功了。

完賽證書,對我而言要付出許多努力,絕不是輕鬆獲得的

這是我第一次跑進終點時,對著終點計時器大吼一聲,我看到距離完賽時限還有5分鐘,我成功了,一切的痛苦都值得了。回程在遊覽車上,我看著那個很大的完賽獎牌,真的,一切都值得!

一切都值得了!

人生也是這樣吧~在邁向目標的過程,有許多出乎意料的事情,也有讓我們痛苦萬分的事情,有時我們會想為何要走這條路?但~抱怨這些都沒用,我們只能「管理疼痛」,把痛感降低,然後繼續往前進。

痛,是人生中很真實的一部份,怕痛而不往前走,是無法生活下去的,讓我們一起與痛共存,繼續往前奔跑吧!

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我竟然成為一個跑者!(十六)哇嗚~第一次全程馬拉松!

從2012年4月為了減肥開始跑步至今也快三年,2013年3月參加了第一場半馬後,整年共參加4場半馬,原先預定在2014年用高雄國際馬拉松作為初馬,可惜在2013年12月底我出車禍撞斷脛骨,到2014年4月才能走路,初馬自然得延期。

2014年~一可以走路後我很努力做腿部的復健,還無法跑步之前,我5月開始騎腳踏車,6月參加一場100公里的自行車賽事,但腿部的肌力一直到8月才恢復八成,在10、11月各順利跑完一場半馬後,2015年元旦馬拉松是我正式跨入「馬拉松界」的賽事,即便看到賽道高度圖要爬升700多公尺,也只有硬著頭皮報了。

要爬782公尺的全馬,真的很拼啊!(GPS的時間是哪一區的?)
這個初馬,目標只有一個:在規定時間(6小時30分)之內完賽。除此之外,因為是山路所以沒有「配速策略」,我只採用一個指標就是「每分鐘心跳數」:

0-3公里心跳數低於140下/分鐘
3-15公里心跳低於150下/分鐘
15-33公里心跳低於160下/分鐘
33-42公里心跳低於166下/分鐘

從結果來看,這個策略對於第一次跑馬拉松的我是合用的,也順利完賽了。

第一塊全馬完賽獎牌!
在跑這次初馬之前,我的練習最長只有24公里,但是初馬這天身體倒是很配合的到30公里都很相安無事,可能是前一天有睡飽,早上有吃好。

我的補給腰帶上掛上四包BCAA,分別在18、25、33、40公里時服用,對體力的持續很有幫助。我前年買了一件長的機能壓縮褲,在車禍那次也報銷了。我評估穿機能壓縮褲常讓我磨屁股,但我又需要防止大小腿抽筋,因此用差不多等於一條機能壓縮褲的錢,去買了大腿套小腿套,在這次初馬發揮及大的功效。

在35公里處隱約感覺右小腿要抽筋,但是壓縮套圈著,沒事!到了39公里的時候右小腿的感覺更加強烈,只能停下腳步,在前輩哲豪學長的指導下,做些緊急的處置,歇息一下後從大步走開始,然後拖著疲累的身軀繼續往終點前進。整場我都沒抽筋。

最後100公尺了,還是可以笑著入終點!
為了這一場「第一次的馬拉松」我看很多本書,找很多網頁,研究人類身體能量的攝取、轉換、輸出,也去了解呼吸與心跳,加上核心肌肉訓練及伸展,這些知識的吸收、整理、取捨,都要達到一種深入且平衡的狀態,才會造就我這次順利跑完。

這次能跑完初馬,除了上述的這些前置預備,在當天上帝為我預備一位最好的陪跑者,就是有過六十幾場全馬經驗的哲豪學長,他也是我在東海大學念書時在團契認識的學長。一路上他告訴我跑全馬的觀念,到關鍵里程數時問我脖子、腹部、大腿、小腿、腳盤是否有疼痛,他都知道如果這些地方痛了要怎麼做緊急處置,有他在身邊,我跑的很順利!

感謝哲豪學長一路上的協助與陪伴
一路上他不但自己鼓勵我,遇到其他跑友或攝影師就指著我對他們說:「各位,這個是初馬啦!大家給他鼓勵一下~!」讓我跑起來很有勁啊!最後要到終點時,他叫我先跑入終點,說這個時刻是屬於我自已的。果然在終點,雅敏等著我,拿著手機拍下我第一次馬拉松入終點的樣子,用42公里開啟一年實在是太棒了!

最大的支持,就是愛妻的陪伴!
拍照、領獎牌、拿初馬獎後回到車上,立刻冰敷大小腿,這個措施使我第二天疼痛減少許多,除可以正常走路之外,還可以小跑步清除乳酸,全身檢查一下,沒有受傷的地方,身體著實的進化到可以承受全程馬拉松的地步了!



最後的完賽成績是5小時43分,這是我馬拉松的起點。

一生只能領一次的獎盃!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我竟然成為一個跑者!(十五)傷後復出,22K賽!

從去年12/18出車禍以來,拄四個月的拐杖,今年四月第一次不用拐杖可以走路時,感動的落下淚來:我終於再次走路了。我沒滿足於「可以走路」,我無時無刻都在想何時可以再次跑步,再次回到賽道,跑半馬,甚至沒完成過的全馬。

肚子上的肥肉不少~
由於今年我開始獨力開拓一間教會,幾乎所有長跑賽事都是週六週日,我都很難抽身,只好把腦筋動到「週間國定假日」,第一個鎖定的就是雙十國慶(週五),這是一個22公里的賽道,在台北。趁這次機會拜訪以前念神學院的兩位老師,以及實習時的同工們。

有一群陪伴我的朋友們,是最大的支持力量
在跑之前,我為自己擬定了「作戰計畫」,前11公里要讓心跳在155上下,後11公里可以到165上下。結果到了賽道上,看著前後魚貫的跑友們,我無法安份的按著先前擬定的計畫跑,結果是前11公里就上165了,後11公里竟然平均175,這讓我跑到最後幾公里時,有種能量被榨乾的感覺。

在終點一見到愛妻,所有的疲累都消除了!
不過,賽道上一切的痛苦,都因著在終點等待著我的愛妻以及支持我的朋友們,而降低許多。當我開始跑步,就開始想著~像日劇那樣,在溫暖的陽光下,我以穩定的步伐跑向終點時,有我的愛妻在前頭為我加油,到終點的一刻我們相擁,然後在餐桌上我細數剛剛在賽道上的林林總總,最後窗外陽光灑入餐桌上,我們舉杯慶祝這次的馬拉松順利完跑...真的是好美的一場夢!

跟以前實習教會的年輕人一起跑,我只能說~青春無敵啊!
我相信這種白日夢會有實現的一天的,至少我跑五次半馬,有三次愛妻都有到場幫我加油,不得不說, 丈夫多麼喜歡一種嗜好,都會希望太太有「欣賞」進而「支持」,我也努力把愛妻邀入長跑的領域,相信這天很快會來到。

這叫做「不怕死的高心跳」,絕對不能再這樣了!

這次的半馬創下我許多「第一次」,包括第一次穿赤足跑鞋(五指鞋)跑半馬,第一次頂著這麼重的體重跑半馬,第一次被機能壓縮褲摩擦的很痛,還有最糗的,第一次跑完半馬後,竟然隔了半小時後吐了出來~

這次狀況很特別,我跑完的一小時內,手腳一直發麻,退不下來,頭一直暈,然後吐了。我推測是兩個原因造成:

1.下午三點的比賽,我中午吃的太油膩了!自認為腸胃「百無禁忌」顯然是錯了,我應該遵循所有馬拉松書籍的建議:吃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即可,禁油膩。但我吃了油膩的早午餐。

2.心跳衝太高,所有消化系統的血液全部調去手腳肌肉了,那些沒消化的東西一直「停滯」在腸胃的某個地方囤積著,大概有四五小時的時間,也難怪腸胃會抗議了。


這次的復出賽是一個里程碑,是個人第五次半馬,也是傷後第一次半馬,接著要調整飲食、降低體重、增強肌力、鍛鍊心肺,明年元月鎖定一場國定假日的全馬,先以「完跑」為目標,力求「健康跑完」。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我竟然成為一個跑者!(十四)單月100公里,爭一口氣

去年十二月受傷,今年四月開始慢慢走路,五月開始「積極復健」也就是開始跑步,感覺「這個身體不是我熟悉的身體」,它變胖了,它變懶了,它變慢了,它更容易累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要積極復健了,慢慢走路就好,慢慢等肌肉長壯;第二個選擇是緬懷過去的狀態,且努力讓自己回到過去那個狀態。

我選擇了後者。

整個五月,就跑了60公里,傷後第一次嘗試10公里,是走走停停,心跳飆高喘不過氣,常問自己為何要這麼辛苦?時間是一小時33分鐘跑完,很開心終於可以有「10公里」的能力,也難過怎麼花這麼久?我還要多久才能回到過去的狀態?

尚未能夠盡情跑步前,靠的是單車復健,最多里程數是六月,騎超過400公里,也包含人生目前唯一一次的100公里自行車賽事。即便如此,我仍然不忘「本業」,我仍記得我今年原先三月要跑第一次的全馬,而我只能撐著拐杖望著五福路體育用品店的跑鞋,不知道我何時能再次回到跑道。

從四月放掉拐杖至今也半年了,這期間真的可以感受到身體在進步,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體重沒降,但是心肺有進步,肌力有進步,跑的距離有進步,速度也有進步:享受著進步的感覺,很美好。



九月即將過完,咬著牙在最後一段時間內,在這個月湊滿100公里,是一項成就,也許是一份虛榮,也就是一個「證明我還可以」的自我對話。

找比賽去參加,也是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努力,沒有目標,人就懶惰。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我竟然成為一個跑者!(十三)傷後第一次跑半馬的距離

週三早上,一時興起在美濃跑了16公里,大白天跑步真的很熱,心跳隨便就上170。或許是沒有再催速,所以乳酸沒堆積,隔一天腿也沒啥酸痛。
這是傷癒復出後第一次跑這樣的距離

到週五傍晚,天氣也涼了些,原先想試試看再次跑16公里,沒想到跑完12公里的時候,體力還有很多,應該是沒有大太陽的緣故,所以衝了半馬的距離。
刻意跑了完整半馬的距離
我很努力的,把平均速度壓在7分鐘/小時以內,也成功了!心跳也ok,這是去年骨折之後,第一次跑這麼長的距離。也是第一次穿赤足跑鞋跑這麼遠。

中途停兩次在超商補給,總共喝掉三千cc豆漿

美濃是一個跑步跟騎自行車都很好的地方,只要有好的規劃,有一群人共同運動,會是很好的運動休閒地點。

可喜可賀的是,到了隔天並沒有特別的酸痛,真正跑半馬的時候,可以再把速度往上催一點,看來兩週後的半馬可以朝著2小時27分的目標前進了。

這次跑完的感覺是,身體都還可以負荷,也許目前我體力的極限是25公里,距離全馬的42公里還有非常非常遠的距離。但至少在距離上達到了受傷前可以達得到的水準,是非常激勵我的一次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