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台灣新興教會的發展、影響與未來 - 莊信德牧師-2

前言、談宗派與後宗派,得先稍微瞭解宗派,這段是我加的,為使較少接觸傳統宗派的朋友理解稍稍瞭解。

台灣傳統教會的宗派藩籬,大概可以追溯至西方差會在母國時(當時更嚴重),宗教改革後,宗派的產生大多源自對當時繼有宗派的不滿,原先想要在體制內革新卻不得行,因而登高一呼,產生新的宗派。基督新教的起源是馬丁路德為首的宗教改革,一樣是尋求大公教會體制內改革未果,因而另起爐灶,其後不斷地有人認為「改革不夠徹底」而另立山頭,留在原體制的,就認為出去的那一方「改革過激」。故宗派之間平時最好不要有互動,一旦互動起來,雙方肝火都很旺盛,吵架互罵並不少見。

但是這種情況在海外宣教時期有了改變,因為在母國時,彼此見面可能一問知道對方是改革宗,自己是信義宗,就開始為聖餐的事情辯論起來,但一到了海外宣教禾場,不同宗派的宣教士,有個共同的目標:「向未得之民宣教」,宣教士們因此多看大家的相同處,而少看相異之處。在台灣一個例子就是門諾會在東部與長老會的共存,門諾會在16世紀的歐洲,跟改教第一代(信義宗、改革宗)等有很激烈的衝突,但事過境遷,他們兩造的宣教士在台灣(特別是東部)合作、共存沒問題。

儘管如此,在台灣的各個由西方宣教士所建立的教會,儘管後來都交給台灣人管理,但組織性的藩籬仍存在於教會領袖、信徒的心中,如何衡量自己的教會或教派的藩籬大不大,粗略地說大概可以看一些名詞出現的頻率高不高,諸如:「外教派」、「外教會」。

------------------------以上是阿偉的簡單補充-------------------------

信德牧師提出,傳統上認為宗派與宗派之間的不一樣,是其禮儀特色,例如浸信會與長老會在洗禮上是不一樣的,前者浸全身,後者點水。各宗派有自己組織性的神學傳承系統。但是在後宗派時期,台灣宗派的「神學特色」差異性降低了。信德牧師舉「雙翼」原先在韓國是「長老會」推行的,但在台灣,長老會一開始沒有想要follow,反而是浸信會跟了,然後有個別的長老教會也跟雙翼系統。

換言之,界定你我是什麼教會的界線重劃了。又例如,以前出外工作或上大學,遇到同樣是基督徒,就會很開心,一問之下是與自己一樣的宗派,又感覺更親切,馬上變成好朋友。現在的界定方式不一樣了,現在可能是看「你們教會唱什麼歌?讚美之泉、約書亞、或者CHC?」如果大家唱一樣的歌,較容易感覺「我們是一掛的」。唱不一樣的歌,就算跟我同宗派,也會有很重的陌生感。

在後宗派時期,宗派只是招牌,教會內除了神主牌「核心禮儀(洗禮、聖餐形式)」不能動之外,可以千變萬化,可以學習、吸取其他宗派的牧養系統(例如小組化)、造就系統(MTS課程、四壘課程)。

我在服事的教會也有這種體會,在青年崇拜中,有CHC或Asia的講員來,大家會很熱情很開心,覺得「自己人來了」,但若今天是一個同宗派的其他教會的講員來,大家會沒什麼感覺,因為平常沒有實際的連結關係,只有組織性的關係。走CHC路線的其他宗派教會大概也是這樣,今天是康希牧師來了,大家在聚會前1小時就在教會門口排隊了,若是宗派的議長來了...,鐵定不會有如此盛況。

信德老師還觀察到「城鄉教會差距的縮小」。從前城市跟非城市教會是有很大差距的,而會去關心鄉下教會的宗派最多的大概屬長老會,但近年來新興事工也加入幫助鄉下教會的行列,Asia近幾年特別去東部舉辦青年特會,這也使東部教會與城市教會的差距越來越小。

最後是「華語閩南語教會差距的縮小」 ,信德老師舉例,「馬偕」以前是長老會的神主牌(他的確用這個詞),講到長老會的宣教,就會提到馬偕當時如何台灣,做了哪些事情,但漸漸地有非長老會的教會也開始頌揚馬偕,並沒有把馬偕當作是長老會專屬的宣教前輩。例如廖文華牧師在亞洲青年誌有專文提馬偕,淡江教會也以馬偕為題,舉辦了很多活動、甚至還有產品。族群差異,在後宗派時代也正縮小中,沒有哪個偉人是專屬於那個宗派,屬靈偉人是公共財。(其實iforum就是叫做「馬偕宣教紀念講座」了~)。

信德牧師觀察到,在後宗派時期,各個教會在考量是否要採納、學習某一種牧養系統或造就系統時,「宗派門牌」幾乎不是考量的原因,而是實質上對教會有沒有幫助,如果有幫助,在海外也飛去學,如果沒幫助,總會推的也冷冷淡淡。後宗派時期的牧養意識,是牧養考量」,而非「宗派神學系統考量」。

在後宗派時期,共時性的聖徒相通,正頻繁地進行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