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兒童主日學

從小在教會長大,第1個讓我與教會產生關連的,就是兒童主日學,當時我所知道的,就是大家都要上教會,大人週日早上去主日崇拜,兒童週日就去主日學。

(大約5歲時的聖誕節晚會,我是中間那位,與主日學小朋友一起上台表演。)

在主日學可以唱唱跳跳,對兒童而言是很high的一件事,而聽故事時間,如果老師會講,又有圖片輔助,這些故事都會深深埋入小朋友的心靈裡,長大後也不容易遺忘。至於吃點心時間,印象中只有在幼稚園才會期待吃點心,在主日學時不太期待,大概是幼稚園比較無聊,所以吃點心相對來講比較值得期待,而主日學活動都蠻有趣,所以吃點心不是太重要。

我參加過比較健全的兒童主日學的時間其實很短,大概才1、2年,而且是在幼稚園大班到國小1年級這段期間,當時母親在台南車璐墘教會牧會,我那時候是初小班,很期待能快長大,以後參加中小班、高小班...等,可惜這個期待後來沒實現。

在國小1年級下學期,我們全家搬家到嘉義,教會的規模大概是台南那間的1/4,主日學也是有一搭沒一搭,全部合班人數大概10人以下,通常週日早上我會去教會附近叫小朋友來主日學,但久而久之他們都沒來了,主日學也就此消失,在這段期間,合班人數就是非常少,根本沒機會分班,大概是唱歌講故事就結束。

(國小2年級的我,這時對「主日學」的印象,只能緬懷過去了。)

來到城市之光教會實習,看見他們的兒童主日學,讓我回想起我最初的那個主日學,有合班、有分班,有唱詩歌、有美勞、有說故事,很齊全,心裡面真是為這些兒童開心。

記得當時在台南參加的兒童主日學,我參加時大致上全程都很興奮,唱歌跳舞時很high,說故事時因為大部分都聽過,所以常舉手說:「老師,我知道,後來就是...」,其他小朋友都覺得我很厲害,小時候也是會虛榮,分班時雖然我美勞爆爛,但拿起安全剪刀來剪剪貼貼,也是相當有成就感。

整體而言,那1年多的兒童主日學經驗,讓我對「教會」有蠻正面的感覺,使我相信「去教會」是與「快樂」連結的。

在嘉義的浸禮會,一直到我國小6年級要升國中時,教會舉辦了暑假的兒童主日學夏季學校,再上1次參加已經是幼稚園大班在台南的教會,國小6年級這次的夏季學校給我感覺蠻不錯,大概是教會花了很多時間規劃,無論在詩歌、遊戲、分班方面,現在回想起來都給我很happy、很流暢的感覺。

現在輪到我當主日學老師,我也要常問自己:「我帶的主日學,能不能讓這些兒童長大後回憶時,覺得是個快樂的教會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